3月20日,南航针对此前登上热门话题的“超薄型座椅”进行回应,称该款座椅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,节能环保的同时也可降低运营成本。有乘客体验爆改后的客舱表示,座位密度“堪比廉价航空”,引发众多网友吐槽。
01 轻薄座椅配全经济舱布局据了解,目前南航仅有部分航班更换使用了轻薄型座椅,尚未覆盖全部航线。有业内媒体透露,第一批改座位共43架,改舱后的A320和B737均为全经济舱布局。
从网友反馈来看,不少人对“超薄座椅”的舒适度提出质疑,甚至有网友调侃航班座椅变成了“硬座”。虽然南航方面强调新座椅在安全、客舱环境、服务标准和旅客舒适度上没有降低,但在实际体验中,新座椅似乎并未得到旅客的广泛认可。
根据网友提供的航班信息,搜狐旅游查询到,3月21日共有5个由南航承运、飞机机型为空客A320的航班,均为全经济舱布局,设有180个座位,其中4个航班显示“拥挤度高”。而同机型的东航承运航班,座位数约为158个。
展开剩余68%图源:航旅纵横
民航业内人士指出,客机座椅椅背逐渐变薄,本应为乘客提供更多伸腿空间,航空公司却利用这些新增的空间增加了座位数量。南方航空的子公司——厦门航空,早在几年前就引进全经济舱窄体机,目前全经济舱机队规模约80架。
“赶上旅游旺季,一张机票1000多元的话,增加两三排座位,一天飞下来,增加的票价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。”据业内评估,国内航线使用全经济舱机型比双舱机型更赚钱。
此外,采用“超薄座椅”的确有助于降低油耗和运营成本。通常,燃油费占到航空公司总成本的近三分之一。受航油价格上涨的影响,三大航的航油成本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逾三成。其中,南航的航油成本最高。
针对部分旅客提出“座椅变薄是否会导致票价下调”的疑问,南航表示,票价的调整由市场因素决定,和座椅变化没有直接关系。目前暂不支持为乘客提供查询配备轻薄型座椅的航班信息服务。
02成本与增长的平衡对于南航来说,此次大规模调整客机布局、采用轻薄型座椅的背后,或许有着深层次的盈利压力。
从南航最新公布的财务数据来看,预计2024全年净亏损将在12.5-18.7亿元之间,盈利压力依旧明显。作为国内年客运量最大、运输飞机最多的航空公司,自2020年起,南航累计亏损已超600亿元。
过去一年,国内航司经济舱的平均票价比2023年同期下降超10%。加之国际客运和商旅市场恢复缓慢,航班仍未完全回归疫情前的水平。民航局数据显示,2024年,国际客运航班量恢复至疫情前的八成。
市场竞争方面,近年来民航中短途航线一直面临高铁的竞争激烈,还要面对廉价航空的冲击。有业内人士指出,南航作为国内四大航司之一,若因座椅舒适度降低而影响品牌形象,可能会导致部分对舒适度要求较高的旅客流失。
近年来,国内航司多次因降本增效措施引发负面舆情。南方航空“白菜加四个馒头”的飞机餐、吉祥航空不开空调致旅客中暑、东航飞行学员被停飞等,反映出民航业试图在降本与提效间寻求平衡。
有专家指出,以南航为代表的全经济舱模式能否持续,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:一是舒适度与乘客的接受程度,二是如何在服务上做到差异化。“差异化转型并非另一种低成本模式,而是全服务与低成本航空发展融合后的新阶段。”
撰文|思佳 编辑|Mulan
发布于:加拿大